在伟大的时代一起品味“四季”的芬芳

发布时间:2022-11-21 点击数量:994

岁月匆匆,时光易逝。在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感触颇深、收获良多、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激励人心。作为承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希望的生力军,年轻干部的我们当以理想为帆、不惧远航,以奋斗为桨、不畏风浪,在伟大的时代中品味“春夏秋冬”,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守底线,方能在漫漫征途上绽放绚丽之花。

以史为鉴、厚植信念品味“春有百花香”“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敌对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革命春风吹散了历史的阴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潮百花齐放、新风弥久不息,我们当以此为鉴,在这部伟大斗争历史中获取无数的精神财富。在法宣岗位上的一年,如何在自媒体的时代下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司法工作,成为我不断探索的难题,行进途中也让我真切感受到思想认识与理想信念在这项工作中的重要性,而这种认识、信念不正是要在党伟大的历史财富中汲取吗?慢慢的在回看走过的路时,我们才学会了审视脚下的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立场,讲好法院故事、传播法院好声音,才会在展望未来的路时,在这广阔天地中看到盛开的“法治之花”,品味其“百花香”。

担当有为、锤炼本领感受“夏有凉风吹”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我想“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是我们应该具备的。2022年度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徐艺,她是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名法官,也是一名优秀的远安儿女,她被报道为司法实践中的“一缕春风”,她在办案中公正又温暖,在学习中研究又分享,她就是我们身边担当有为的典型,也是我们锤炼本领的典范。还记得那次随人民法庭开展巡回法庭的那个炎炎烈日时,我拿着相机拍摄,镜头下的法官汗流浃背,耐着性子的在现场调解,丝毫没有察觉到浸透的法官制服。完成调解后,在回程的路上,她甚至觉得这夏日的热浪伴着微微凉风,也是非常凉爽。我想那应该是人民法官在化解了矛盾纠纷后,心中满足的“凉爽感”。同时,也让身为法宣人的我,再一次认识到自身应该有的责任担当,挖掘出身边的优秀典型和感人故事,提升新闻组稿及传播的能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时代可信、可爱、可敬的法院干警形象。

披荆斩棘、守正创新收获“秋有丰硕果。不断守正创新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道:“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他要求我们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自媒体时代,致力于推动法治宣传的我们、习惯于埋头案前的我们,好像忽视了站起来学习新的传播方式,当我们看到一部《底线》将更加生动的司法形象映入老百姓眼中、刻进老百姓心里时,我们就应该改变,立足新方位、找准新坐标,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披荆斩棘开辟新领域,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法治宣传不断强起来,创造收获更多更好的成果。

清正廉洁、行稳致远蕴藏“冬有纯白雪”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过,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作为基层年轻干部的我们,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责任使命,依稀记得去年和小伙伴入户走访的那个春节前夕,离开时村里的爷爷将攒好的鸡蛋送给她,不好拒绝的她在临走的时候将钱偷偷夹在了给爷爷的宣传手册里,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确实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所以,青年一代的我们,要把握好“年轻人”初涉社会的优势,一开始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扣好第一粒扣子,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把“廉”的 意识坚守下来,严守规矩、不逾底线、行稳致远,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世上最守承诺的,莫过于“四季”,不辜负“四季”,才能不辜负自己。今时有流下的汗水、穿越的荆棘、攻克的难关,后面才会在四季更迭中耕耘出收获,愿我们终将在漫漫征途上绽放绚丽之花,在全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