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远安县人民法院2022年度 工作报告,请您审阅!
2023年2月3日上午,在远安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远安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琼涛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一起来看看报告亮点和远安法院取得的新成绩吧!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远安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共受理各类案件2250件,结案2232件,结案率99.2%,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审判执行综合质效考核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荣获“平安湖北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普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省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先进集体、集体二等功等4项省级荣誉,全市法院“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案例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3项市级荣誉,12名个人获得县级以上表彰。
一、倾力护航发展,缔造服务大局新图景
共同缔造一流营商环境。携手县总工会成功诉前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9件,调解成功率100%,远安“法院+工会”做法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依托工业园区法庭归口审理涉企案件,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贯穿办案全过程,共审结涉企案件212件。
开展点对点“送法进企”服务29次,提供类案指导意见和风险防控预案35件。
共同缔造和谐法治环境。协助联调委、物业等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对复杂的案件一对一现场指导,减少550件纠纷进入诉讼程序。
选派审判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办理司法确认案件348件,速裁快审结案321件,案件平均审理时限同比下降11%,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评估(2.0版)长期稳居全省第一。
各人民法庭全年为当地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12次、治理建议3份,协助诉前化解矛盾纠纷508起。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环境。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织60名干警进村(居)入户,召开屋场会、群众座谈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7条。
组建34人筑堡工程小区“大支部”和6人核心服务团队,选派24名楼栋长参与包保楼栋工作,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255人次。
协助挂点联系村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新修水渠,为包保小区海天凤凰城采购户外卫生设施22个,为群众办实事120件。
二、深耕主责主业,激发公正司法新作为
打击与保护并重,保障平安稳定。
审结刑事案件130件。
始终保持惩治犯罪高压态势,重拳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案件34件60人。
依法审结我省首例生产、销售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犯罪案,涉案金额达5800万元。
依法审理职务犯罪案件3件,推动刑事司法与国家监察有机衔接,助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解纷与救济并行,守护民生权益。
审结民商事案件1149件。
注重先调后审、调判结合,调解撤诉结案629件,调撤率54.74%,实现双方当事人共赢。
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008件,占比87.7%,大大提高纠纷化解效率。
妥善审结婚姻家庭、儿童权益类案件205件,承办法官当好“第二导师”,多次上门对家事案件中未成年子女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修复受损家庭关系。
监督与支持并举,促进依法行政。
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1件,行政非诉执行案件4件。
充分发挥协调化解、司法建议通报反馈机制作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积极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向县政府书面提交《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依法行政建议,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组织3次大型行政案件公开庭审活动,邀请56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到庭旁听。
强制与善意并存,推进执行攻坚。
执结各类案件922件。
协调多部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194人次、限制高消费668人次,决定拘留22人,追究拒执犯罪1人,对失信者造成强大震慑。
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4次,“涉金融·惠民生”专项执行行动被湖北电视台《执行聚焦》栏目报道,为某外地建筑公司追回诈骗款256万元,收到千里之外的锦旗赞誉。
注重维护农民工权益,全力出击追欠款,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212万元。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众争取司法救助资金22万元。
三、永葆人民情怀,彰显司法为民新担当
人民法庭再优化,延伸服务“全覆盖”。
全力优化法庭布局,撤销1个城区法庭,新设1个工业园区法庭,保留3个乡村综合法庭,设立3个巡回审判点、2个法官工作室,形成“法庭+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全域覆盖司法服务体系。
因地制宜实施“一院一策”“一庭一品”,嫘祖法庭以法官工作室为支点,安排1名资深员额法官驻村办公,全天候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助力谭坪村创建“无讼村居”。
茅坪场法庭延伸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帮助86岁高龄瘫痪老人化解赡养纠纷、解决养老难题,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报道推介。
洋坪法庭当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排头兵”,探索“四级联调工作法”,其做法先后被《人民法治》、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动态》、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专刊》推介。
智慧法院再赋能,数字正义“零距离”。全年线上调解案件303件,调解成功率77.89%;网上立案1106件,网上缴退诉讼费397.49万元。推动远程“云”庭审,共网上开庭331次,集约送达文书891件,及时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手中。
开展执行案件网络查控3522次,司法网拍标的物成交率40%,成交额221.33万元,节省佣金11.07万元,通过“一案一账户”模式网上发放执行案款5872.55万元,快速兑现胜诉权益。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网上公开推送审判流程信息1173条,网络直播庭审266场次,让公正可感可见。
便民利民再深入,司法为民“不打烊”。以“错时+入户”创“夜间法庭”“假日法庭”和“周末法庭”,到湾组屋场、农村院落开展巡回法庭26场次,变“坐堂审判”为“门前办案”,真正让司法服务走进老百姓的心坎上。
加强判后答疑、案后回访,坚持每案必答疑、以案释法理,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我院连续15年无赴省进京涉诉信访案件。
法庭庭长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入驻县一高法治课堂,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开展法治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58场次。
四、强化自我革命,凝聚队伍建设新活力
抓党建促队建,擦亮忠诚底色。坚持党建领航,自主培育的“党员1+N朋友圈”党建品牌入选第二届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持续以学提能,组织读书分享会、道德讲堂、宪法宣誓活动6期,举办“书润法苑·逐梦青春”汇报展演,激发干警内生动力。
完善干部队伍梯次配备,配优班子、配强中坚、配好团队。队伍建设做法先后在全省、全市法院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勇于刀刃向内,砥砺整改亮色。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来宜拉练检查整改情况6次,及时传达市委、县委主要领导关于拉练整改批示精神。
坚持以拉练整改为牵引,将真督实查贯穿始终,对反馈和对标查找的问题,已全部整改清零。
坚定当下治、长久立决心,紧盯公文处理、资产管理、纪律作风等关键领域,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5项。
全面从严治院,守住廉洁本色。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肃清流毒、“三个规定”等专项督查7次,督促整改司法作风问题35个,在干警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干部调整前开展廉政提醒9人次。
开展以“崇德尚法、持正守廉”为核心的清廉文化建设,组织廉政家访、家属助廉活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防治酒驾专题宣讲6场次,全院连续14年无违纪违法。
接受各方监督,提升司法成色。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人民法庭工作,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积极做好接受省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法庭工作。
支持检察机关在案卷调阅、信息共享、业务学习等方面拓宽法律监督协作,法检“同堂”学习、研讨案件7次。
充分发挥律师监督作用,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邀请原被告律师到审委会发表代理意见、接受询问。
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召开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3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16件,在湖北日报、长安湖北等市级以上媒体上稿124篇。
2023年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紧盯争创“全国模范法院”长远愿景,锚定“走在前列、勇当标杆”工作定位,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实现法院各项工作新跃升,为远安县勇当全省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样板县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坚持政治为要,以更高站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坚持大局为重,以更强担当护航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服务为本,以更实举措努力践行司法为民。
四、坚持队建为基,以更严作风锻造法院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