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茅坪场法庭:每月“五个一”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近年来,远安县人民法院茅坪场人民法庭作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的工作原则和“三个服务”的功能定位,积极主动作为,有效发挥桥梁、窗口作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为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张定方向的作战图
茅坪场人民法庭在走村串巷的过程中,了解辖区人口分布特点、交通等情况后,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隐患,创建作战图,汇总各村各户矛盾纠纷情况,摸清群众需求。茅坪场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挂图作战,明确目标、紧盯重点、靶向发力、务实重干、狠抓落实,实现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以月为期限,以作战图为标准,不断总结反思,升级作战图,改进作战方案。
一场家门口的庭审
茅坪场人民法庭每月都会选取涉及赡养、抚养、民间借贷、相邻权纠纷等典型案例,变“坐堂问案”为上门送法,通过“上门立案+巡回法庭”的方式,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展巡回审判。依托巡回法庭,邀请就近群众参与旁听,创新方式方法以案释法,实现便民、普法、促进乡村振兴等多项效果的有机统一。在花林寺巡回审判点设立人民法庭接待处,现场开展矛盾排查、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一次接地气的普法
茅坪场人民法庭坚持以送法下乡、法治夜校、村湾夜话、法律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走到群众身边去,与老百姓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的交流,延伸法治宣传、法治服务的触角,夯实基层法治根基。现场解纷、现场答疑,提供“点单式”法治宣讲,并邀请村干部到场旁听,通过以案释法,培育乡村法治文化,促进乡村善治。开门纳谏,问需于民,及时与老百姓沟通,倾听百姓声音,改进普法形式,赢得群众满意。
一场聚合力的例会
茅坪场人民法庭庭长每月固定列席一次乡镇党委政法综治例会,主动融入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辖区党委政府共议民事、共同研判,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联合乡镇妇联、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开展矛盾排查、走村入户、法治宣传等活动,形成解纷合力,完善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面对辖区存在的不稳定性、影响较大、群体性的案件及频频发生的类案,及时向党委政府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和司法建议,实现办案件中的风险早发现、早上报、早化解,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一次入村居的义诊
茅坪场人民法庭坚持每月进村居开展一次法治“义诊”,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主动了解群众需求,靠前解纷主动普法,为矛盾纠纷的化解、案件审理等打牢基础,将不稳定因素等消除在萌芽状态,助力无讼村居建设。利用入村义诊,做好案后回访,做好老百姓案后答疑工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解开心结,积极履行义务,避免进入执行阶段,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司法获得感。利用专业知识,积极为各村建言献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和法律法规等融入到村规民约中,使村规民约不断完善,与法治乡村建设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