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记录关爱:法院人带您了解失信者痛处

发布时间:2021-06-18 点击数量:468

在第14个信用关爱日,我们用一个个失信者的执行案件为大家讲述个人“黑榜”故事,教您守护个人“信用”。

求职路上遇“黑榜”

失信被执行人施某涉及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2012年,施某驾驶摩托车撞伤周某,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遂经远安法院判决,施某需赔偿周某4万多元,通过强制执行划扣1万多元赔付周某后,施某以多种方式逃避责任,剩余赔偿款项多年拒不支付。

2017年的某一天,失联的施某突然找到该案承办干警,要求尽快赔付周某剩余赔偿款3万多元,在承办干警的追问下,才知道原来施某女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某地公务员,现在正在政审阶段,而施某却在“黑榜”之列,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直接影响到女儿是否能顺利入职。虽然,施某后来履行完了自己的赔偿义务,但却错过了女儿的政审阶段,最终,施某女儿未被岗位录用。

生意场上遇“黑榜”

失信被执行人王某、舒某涉及一起追偿权纠纷案,申请执行人为某建筑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工程承包给王某、舒某,二人在工程结束后拖欠他人工程款,被诉至兴山法院,建筑公司因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被强制划扣50多万元,替王某、舒某偿清他人工程款,后建筑公司将二人诉至远安法院要求偿还被划扣款项,二人拒不支付。

起初,二人并不了解事情严重性,经执行干警不断教育批评初有成效,加之后期二人因需要再接工程经营,如进入“黑榜”,无法进行投标,生意也泡汤了。后期,二人积极筹钱偿还了建筑公司被划扣款项,成功保住了“信用”。

银行借款遇“黑榜”

失信被执行人韩某、王某涉及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二人以发展养殖缺少资金为由向农商行借款3万元,约定到期后二人仅偿还贷款利息1千,故二人被诉至法院,经2018年判决后至今年拒不执行。

该案中二人在银行借款创业致富本是好事,创业风险大也可理解,但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调查发现二人银行账户尚有存款,并不是毫无偿还能力,但二人在近三年时间内拒不履行自身还款义务,丢掉信用,不得不被纳入失信“黑榜”。韩某、王某二人再想借款创业,恐怕会被各大银行拒之门外。

小编提醒: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信用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守护,用实际行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也希望所有还在“黑榜”上的被执行人,尽早前往法院祛病治疾、修复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