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教法官】苏文章:勇做组织呼唤的司法精英

发布时间:2023-07-06 点击数量:884

7月6日,远安县法院开展第二期“法官教法官”活动,该院参加市委党校法检培训班学员开展述学活动,向全院干警分享学习心得。有人认为成功容易让人得意忘形,也有人说失败让人失望颓废,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成功和失败加起来还占不到人生的1%,占据我们人生99%的是什么呢?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平淡。虽然历经千帆的人感叹“平平淡淡才是真”,但青年干部却不能被此言误导,因为平淡最能杀灭人的志气。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着力克服平淡,要敢于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舍弃轻车熟路、固定模式,敢于把自己逼向墙角,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习惯和环境所营造的惰性中解放出来。一个月的学习感受颇多,既学到了知识也看到了差距,让我找到了以后提升的方向,坚定了我成才立业的信心。

DSC07409.jpg

一、丰富课程催人砥砺奋进

党校培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本次培训学校安排了丰富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党校本校老师讲授的党的先进理论;另一类是市委领导或业内大咖面授的关于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及世界级宜昌的相关内容。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内容对我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不凡的事业必须要靠斗争获取

从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烽烟,从遵义的霞光到窑洞的风寒,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的画卷,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苦苦追求与披肝沥胆。一个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尚且需要不断的自我革命,更何况是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当前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新时代的年轻人拥有更高更广的平台,但同时也面临着成功机会严重缩水、成功难度严重膨胀的现状,这就让我更加确信“躺平”这件事不是我们这代人要重点讨论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杀出重围”。想要做到脱颖而出方法论有很多,但斗争是无法避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市委领导亲自授课开拓了眼界,处处体现大局意识和时代命题

本次培训因与其他主体班同时开课的便利,有幸与新锐班(县处级干部)共享了一部分市委领导面授的课程。这一部分课程着眼于宜昌目前的发展方向和时代命题,对于开拓眼界、提升格局大有裨益。我觉得眼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要重要的东西,因为眼界蕴含一个事实,那就是它不是靠努力可以简单获取的东西。年轻人贫瘠的阅历恰恰使他们少了一种眼界带来的格局,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主动向前辈请教的科学性,化被动为主动。另外,把握时代命题有利于我们把握住工作脉络,法检系统的工作与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打造、世界级宜昌城市形象的树立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如何在相关的具体工作中贯彻体现这一时代命题是担当作为不错的施力点。

当然,除了这两类大的课程之外,也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单独的课程。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老师《科技艺术打造中国文化记忆》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覃世斌《做好调查研究,服务宜昌高质量发展》,这两堂课让我印象深刻。王志欧团队能够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运用科技力量实现了方案的整体可视化,我从中看到整体思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会讲故事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法院也有很多我们自己的故事,如何通过讲好一件小故事来宣传法院的文化品牌,这一点我很受启发。覃世斌关于调研工作的讲座深入浅出,通过指出调研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深入剖析了调研工作的正确路径,在当前“大兴调研之风”的背景下听完这党课让我受益匪浅。
二、优秀学员百花齐放找差距

除了丰富的课程外,微党课、学院讲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研讨、读书分享等活动充分搭建了学员表达观点、思想碰撞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积极的参与看到了自身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一)口头表达能力与笔头功夫同等重要,多专多能更契合组织的期待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卧虎藏龙,既有以郭娟、王禹等这种调研文章写得很好且已有著作傍身的笔杆子,也有王阳冬、余婉华等这种语言表达好的同学。对标我自己,我比较擅长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写作的潜力有,但是目前发表的文章不多,能拿出手放到台面上拼的作品欠缺,这是我需要补齐短板的地方。当然,能在一方面有所擅长已经不简单,但是通过培训我感到无论是领导还是组织都希望看到更多能说会写的年轻干部出现,而且这是通过努力可以办到的。
(二)司法业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同等重要

这次班上的学员既有来自业务一线的,也有来自行政综合岗位的。业务岗位的同志容易忽视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业务能力是司法岗位的立身之本,的确非常重要。业务能力不够不仅会使自己陷入本领恐慌,也会使自己的个人发展受限,但是,认为只需把业务工作做好就可以在法院高枕无忧的观点亦不是正途。在这一点上,兴山检察院的杨美云同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身为检委会委员,她的业务能力肯定是过硬的,而从她在班级上履行班委职能的一言一行中也能够明显看到她的管理能力,她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三)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

辩论赛和演讲比赛是最能体现这一感受的两个活动。我参加了演讲比赛,演讲要想声入人心必须做到内容的振聋发聩和台风的大气从容,我事后反思自己内容上细腻程度还不够。分数比我高的同学,虽然只有0.33分的差距,但是我认为他们在内容上比我做的更优秀。辩论赛也是如此,客观地讲,我认为正方“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利大于弊”在论证难度上要更小一些,但是正方在准备工作上明显不足,虽然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但逻辑证成和说服力不够,最终反方依靠充足的准备成为获胜方。跳出比赛来看,我再次意识到形式和内容是缺一不可的,当前法检两家都很注重宣传工作,只有做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吻合,通过巧妙的形式讲好自己的故事才是正确的路径。
三、笃行求实转化学习成果

党校给我带来的思想转变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如何将思想的转变落地落实是我下一步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内容,目前想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保持学习的劲头

首先想到的切实可行的是多读书,没有输入无法谈输出,只能沦落为咬文嚼字的“孔乙己”。党校学习期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提到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既有哲学类的(例如《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著),也有审判业务(例如《要件审判九步法》邹碧华著)和社会治理类的(例如《浅谈人的思想构成及其工作对策》刘鼎新著),我都着重做了记录,这些书我都会一一找来读一读;其次,思想的碰撞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本班优秀的同学们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源,我计划邀请部分学员到远安法院开展交流学习,充分运用好优秀学员这一宝贵资源;最后我觉得老同志的工作阅历是一个难得的资源,我有意通过我院“远方讲坛”的方式邀请老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阅历来给年轻同志输送能量,丰富看问题的角度。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找准自己的定位,主动干困难事

所谓的找准自己的定位我理解就是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然后延长优势、补齐短板,找准自己的提升方位。前面我提到,目前我在调研写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计划在这个方面实现突破,多写调研文章,目前已经在谋划当中。主动做困难事也是有感而发,因为调研不仅是我个人有志于突破的地方,也是远安法院目前高度关注的工作。越是没人做的事,就越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越是做起来有困难的事就越锻炼人的能力;越是需要跳出舒适圈的赛道,就越可能实现事业的突破。所以我认为主动做困难事,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明智之举。当前,我以调研工作为自我突破的抓手,日后随着实际情况的转变也会适时调整。
(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立大格局,用精英意识自我勉励,用全局观念指导工作

格局提升的问题在年轻干部的蜕变过程中很关键,但也确非转瞬可得的易事。但我认为有两件事可以作为切入口。其一,我觉得大家要有一种精英意识,社会需要具有担当精神的年轻人来支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历史的中每个人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中流砥柱!其二,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虽然不是领导,但在谋篇布局时思维上要进行领导的角色代入,不仅要切入细节考虑到事项的落实落地,也要考虑到同时段院内工作的中心问题和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

思考浅陋,贵在真诚;纸上谈兵易,知行合一难。即便如此我也愿意写下这些感悟自勉,望日后回首,这些所思所悟都能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