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司法保护屏障 守护青川永续东流
2023年以来,远安县人民法院依托洋坪人民法庭,致力于不断优化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司法审判工作,通过组建团队、凝聚力量、宣传引导一系列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司法守护绿水青山活动,为远安县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样板县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组建团队,严惩破坏环境违法犯罪
2023年2月,远安县人民法院以洋坪人民法庭为基点设立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同时突破“审执分离”限制,确立刑事、行政、民事、执行“四合一”审执模式,同年3月底,该院成立专门环资审判团队,负责审理县域环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加强生态保护普法宣传,健全完善了环境资源案件恢复性司法机制。
2023年4月25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经济带立规五周年之际,该院环资审判团队在河口乡金竹村巡回审理一起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县“两代表一委员”及县公安局、县林业局、河口乡等相关负责人到场观摩庭审,部分村干部、护林员、村民代表到场旁听庭审。庭审中,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并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倡导大家共同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庭审后,在场人员现场开展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共建生态文明。
凝聚力量,构建环资保护司法协作网
为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促进司法审判与林业行政执法、刑事侦查、检察监督的有效衔接,该院参与远安县林业局(县林长办)联合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创新建立的 “林长制+生态司法”联动机制。
联合县检察院、县湿地办等部门沿沮漳河流域、黄柏河流域等区域选建立7个司法保护基地、1个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教司法服务站和2个生态旅游诉讼服务点。
联合兄弟法院(夷陵、枝江、当阳)共同签署《沮漳河流域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黄柏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作协议》。
坚持以司法保护为抓手,聚共识、凝合力,探索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司法屏障,完善环资保护司法协作网。
2023年4月底,远安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港在接受湖北电视台采访时提道:“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守护绿水青山,我认为重在护林守法,县法院与林业部门建立了林长制+生态司法保护机制及一系列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广泛的开展巡回审判和法治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同年5月,该院召开关于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县11家单位齐聚一堂,签署《关于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共同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信息共享、制度共建、资源共用、纠纷共调等协作机制。
宣传引导,营造环资保护浓厚氛围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该院紧密结合世界湿地日、植树节、中国水周、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各个环境保护日节点,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讲堂、植树造林、清理流域生活垃圾等形式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和志愿服务。各人民法庭分别针对沮河、漳河、黄柏河开展常态化巡河机制,查看水质环境、鸟类栖息状况和禁钓执行情况等,并在巡河过程中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该院发挥党员“1+N”朋友圈品牌影响力,通过团支部活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干警研学巡林,开展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屋场会,寓教于行、以身作则,积极听取村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全域全面营造环资保护浓厚氛围。
今年五四青年节,该院政治部根据一系列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开展情况,发布推介“绿水青山”悦读会文化品牌。该品牌旨在以党员“1+N”朋友圈2.0版为基础,将党建文化、法治文化、生态文化融合,以书香激发奋进力量、以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专业化、精准化、全面化宣传营造环资保护浓厚氛围。
下一步,远安县法院将继续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针对性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推动矿山复绿,推进地方性法规实践应用,延伸生态司法保护基地功能,全面拓宽生态普法渠道,全力以赴扎实推进生态司法工作,守护远安的绿水青山,谱写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远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