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过程隐患藏 倾情化解纠纷平
近日,远安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当事人行为即将失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纠纷。
今年1月17日,87岁的付婆婆以不当得利将儿媳妇告上法庭,要求儿媳妇归还山林补偿款80000余元。
承办法官接到案子后,立即到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对付婆婆家的相关情况及案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原来,2019年该县在远当支线铁路建设时征收了付婆婆家承包的7.3亩林地,征收的补偿款已于2019年8月支付给了付婆婆的儿媳。付婆婆的儿子已于2018年离世,剩下了付婆婆和儿媳妇还有孙子三人,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该补偿款应由付婆婆和儿媳妇、孙子三人分配,但是付婆婆的儿媳妇领了补偿款后并未按规定将付婆婆应得的补偿款给她。
由于春节及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年4月该院诉讼服务开放后,承办法官立即与付婆婆的儿媳妇杨某联系,杨某表示自己在西安打工,一个月后回来处理此事。然而,还没等到杨某回来,付婆婆多次找到法院,催促法院把补偿款追回来,否则将在政府或法院门前自杀。针对付婆婆的可能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承办法官真心真情对其劝解,付婆婆从承办法官真心实意中感受到法院会对其案件及时公正处理,遂回到家中后把准备自杀的农药(甲胺磷一瓶)交给了赶来的承办法官。
对付婆婆有可能自杀的倾向,承办法官明白结案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先解决付婆婆和其儿媳之间的矛盾。经过多次询问,付婆婆才慢慢的说出自己心中的隐忧,原来付婆婆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唯一的儿子也不在了,若儿媳妇带着钱跟别人再婚,自己将老无所依。弄清楚了付婆婆的心结,承办法官电话联系杨某,将付婆婆的担忧向杨某说了,杨某表示杨某儿子在近几年连续遭受了意外伤害、离婚、父亲的离世,身心均遭受重创,补偿款都被用来给儿子治病了,自己虽然知道钱应该给老人,可是自己一时之间真的无法拿出那么多钱。更何况老公离世了,作为老人现在唯一的亲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老人孤苦无依。
5月中旬,得知杨某回来后,承办法官二次赶往老人家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承办法官表示作为相依为命的亲人,应当互谅互让,相互理解,并将双方当事人目前的境况进行了介绍,杨某表示对老人的担忧表示理解,愿意通过按月给付生活费的方式将付婆婆应得的56000元的补偿款逐步还给老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多加照料;付婆婆对杨某的生活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的状况予以体谅,同意杨某提出的方案,日后也会在精神上对杨某多加关心,少给儿媳添堵。
比起突如其来的疫情,更让人担心的是不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猜忌,缺乏信任。付婆婆与儿媳的和解,避免了家庭的肢解及成员的意外离世。请用心经营好家庭,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由于相互猜忌或缺乏信任,亲爱的人离你而去,美好的家变得支离破碎,再想挽回,一切皆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