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法院“夜学”专题研讨人民法庭建设
2022年2月28日晚,远安法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全体班子成员参会,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及各基层法庭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学习了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人民法庭规范建设的意见》及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庭干部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并就该院人民法庭建设开展专题交流研讨。
各基层法庭负责人结合所学文件精神及各法庭现状,提出法庭建设合理化建议:
茅坪场人民法庭牵头负责人杨舒:紧扣法庭服务于乡村振兴、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三大职能定位,加强巡回审判、诉源治理、速调对接,积极与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协调联动,推进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助推茅坪场“无讼村居”建设。同时,提升乡村一站式诉讼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在线调解、在线开庭等各项诉讼服务。
洋坪人民法庭牵头负责人林桂玲:一是主动对接洋坪镇、河口乡党委政府,加强与地方党委、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村居治调委员的沟通联系,创建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全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排查矛盾,强化诉源治理,构建大调解格局;二是加强河口乡诉讼纠纷化解能力,定期在乡镇府安排矛盾纠纷调处、每周固定时间就地办公,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三是全力做好“巡回审判”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对辖区的赡养、相邻关系纠纷广泛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四是加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中心,将法庭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主体需求相结合,做到在辖区内司法服务精准化。
嫘祖人民法庭牵头负责人刘杨:进一步提高办案质效,做到快审快结并妥善化解矛盾;注重法治宣传,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审理、送法下乡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加强与嫘祖党委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汇报人民法庭工作和建设情况,并立足自身职能为党委政府切实解决问题;结合乡村振兴,助力挂点帮扶村谭坪村打造法治乡村;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注重诉调对接,与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村居等形成工作合力,进行诉源治理;助力企业发展,及时调研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涉法问题,有效化解企业涉诉问题,服务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鸣凤人民法庭负责人徐楠婷:目前鸣凤法庭无人民法庭工作特征性,不符合新时代人民法庭规范化要求,建议撤销鸣凤法庭。同时,由于鸣凤法庭收案80%以上均是涉企案件,工业园区(鸣凤片区、花林片区、嫘祖片区)对司法服务的需求较大,针对现法庭内无涉企司法服务专业团队,提出设立涉企专业化法庭的建议。
党组书记、院长邓琼涛总结强调:一是定位要准。人民法庭建设要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主动担当作为。一方面妥善化解辖区各类纠纷,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品牌;另一方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推出符合实践需求的特色司法产品。
二是布局要优。进一步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坚持一庭一策,继续加强和完善专业化法庭建设,积极打造特色法庭,创新培育具有远安特色的人民法庭工作品牌。
三是工作要实。始终把各项指标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积极作为、创新作为,切实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实现人民法庭解决矛盾纠纷第一线和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主要审判质效指标要达到一流标准。
四是队伍要精。坚持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人才培养,人员配置上重心下移,确保每个法庭至少有1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鼓励年轻干警到基层法庭锻炼,推进法庭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五是建设清廉法庭。清廉法庭建设要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与清廉法院创建相结合、与书香法院创建相结合,充分运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项成果,探索研究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切实抓好反腐败的法庭治理工作。